原标题:2020年城乡居民全配家庭医生
城区每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超2000人 四类签约服务项目可选
近日,我市印发《青岛市规范和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要建立完善签约服务收付费、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制度和政策。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签约居民满意度达到8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基本形成家庭医生作为居民健康和医保经费的双重守门人的格局。
签约居民将享受四类服务
《方案》指出,现阶段,城市的家庭医生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注册的全科医生为主,农村以在镇街卫生院注册的全科医生或具备签约服务能力的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医生为主。鼓励符合条件公立医院的内科、妇科、儿科、中医等医师或中级以上职称退休医师作为家庭医生提供签约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返聘公立医院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开展签约服务。
签约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和个性化健康服务等四类签约服务。家庭医生以签约服务包形式向签约居民提供按重点人群分类设定的不同类型的签约服务内容,每类重点人群可设立基本签约服务包和个性签约服务包。签约居民自愿选择签约一项或多项的签约服务包。卫生计生部门应根据需要逐步增加新的签约服务包。
鼓励区市减免签约居民付费
《方案》提出,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约定签约服务并按年收取签约服务费,签约服务费主要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医保基金和签约居民付费等分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中签约居民付费部分按低于签约服务包内服务项目个人付费总额的原则核定。鼓励区市加大财政投入,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补贴或减免签约居民付费等形式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结算标准,开展门诊按人头付费、医疗联合体医保总额付费试点,完善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对符合规定向二级以上医院转诊的住院参保患者可连续计算住院起付线,二级以上医院转诊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住院参保患者不再另设住院起付线,适当提高门诊统筹最高支付限额,引导居民到基层就诊。逐步将门诊统筹、长期护理保险等政策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衔接。
家庭医生责任目标年薪制
我市将建立以运行质量、服务效果和群众感受度为主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评价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团队建立以签约对象数量和构成、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数量和质量、健康管理效果、居民满意度、医药费用控制、签约居民基层就诊比例、经签约医生转诊率、居民续约率等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家庭医生建立以继续教育、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等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区市卫生计生局每年组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团队和家庭医生进行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与家庭医生团队、家庭医生绩效分配和评先选优挂钩。
逐步建立适应基层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薪酬制度,依照签约服务所增加的工作数量和工作时间,对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予以倾斜,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在核定的收支结余中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奖励基金可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用于绩效分配。签约服务费使用与区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结果挂钩,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收入统一核算,在核定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时,可按不超过60%的比例作为家庭医生团队的技术劳务费用纳入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以家庭医生提供的签约服务工作量及绩效考核结果等为重点,依照按劳计酬、多劳多得的原则确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的分配形式和分配办法,报区市卫生计生局备案同意后实施。农村地区要保障乡村医生合理收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签约服务费中安排资金用于支付二级以上医院专家会诊费或专家诊查费,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允许区市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和家庭医生责任目标年薪制、其他医务人员基本加计量考核薪酬制。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高、中级岗位比例,在人员聘用、职称晋升、在职培训、评奖推优等方面向开展签约服务的全科医生倾斜。区市把全科医生纳入当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范围,落实全科医生特岗计划。
免费提供“三高”基本药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于诊断明确、病情稳定、依从性较好的签约慢性病患者可酌情延长不超过1个月单次配药量、可延用二级以上医院医嘱中的非基本药物并以零差价销售给患者。鼓励公立医院全面配备和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从治疗高血压的基本药物 (复方利血平片、双氢克尿噻、卡托普利、尼群地平、阿司匹林肠溶片)中各确定一品规,由医保基金全额支付。从治疗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基本药物(二甲双胍、辛伐他汀)中各确定一品规,医保报销后居民自付费部分由区市财政专项资金解决。鼓励区市将其他慢性病纳入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向签约居民免费提供慢性病基本药物。合理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价格标准,增补和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诊、巡诊、家庭病床、家庭护理、健康管理、远程监测等服务的价格、收费方法和报销政策。
二级以上医院优先安排就诊
区市成立由二级以上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专家组成的指导团队,通过远程医疗、即时通讯等方式为签约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区市结合实际设立区域远程诊断中心、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心电)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为家庭医生团队提供技术支撑;为家庭医生配备统一着装、出诊装备、实时信息采集设备等,有条件的可配备交通工具。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预约工作机制,群众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预约就诊。二级以上医院指定科室对接家庭医生的转诊服务,把居民在本院门诊和住院诊疗信息及时交流给患者签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以上医院以投放挂号机、提前预约挂号时间、预留床位、网络预约等方式,将专科门诊和专家门诊号源、住院床位提前优先分配或预留给服务区域内的家庭医生团队和签约居民,优先安排转诊的患者就诊,可适当给予转诊患者优惠,严禁推诿患者就诊。
积极推进基层智慧医疗建设,利用移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搭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提供在线签约、健康管理、咨询交流、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档案管理、诊疗报告反馈、非基本药品配送和健康信息收集等服务,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日常运行、健康信息推送、数据统计、质量监测和绩效考核等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记者 王磊江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
2020年力争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
服务形式
签约采取团队服务形式,组建以家庭医生为核心、专科医生提供技术支持的“3+X”签约服务团队,“3”指家庭医生、公卫医生、护士,“X”指中医师、药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计生专干、社(义)工、护工等。
服务范围
在城区,原则上每个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半径不超过2.5公里、每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数不超过2000人。在农村,结合实际确定每个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区域和服务人数。
服务内容
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和个性化健康服务。
服务对象
原则上为全体常住居民,要优先覆盖重点人群,按照充分告知、自愿签约的原则,开展集中签约或诊间签约。
签约周期
每位居民同期只能选择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周期为1年。期满后居民和签约医生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可选择续约或终止契约关系。在引导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的同时,自愿选择一所二级、一所三级医院,建立1+1+1的组合签约服务模式,并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用药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于诊断明确、病情稳定、依从性较好的签约慢性病患者可酌情延长不超过1个月单次配药量、可延用二级以上医院医嘱中的非基本药物并以零差价销售给患者。
签约服务费
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约定签约服务并按年收取签约服务费,签约服务费主要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医保基金和签约居民付费等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