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6月25日讯 一名病人因食管癌后淋巴结转移复发压迫气管分叉处,导致严重呼吸困难,随时有窒息死亡的危险。即墨市人民医院介入治疗室仅用15分钟,就为病人实施了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引导下气管内支架置入术。一根小支架置入后,病人严重憋气症状立刻得到明显缓解。
近日,69岁的毛先生住进了即墨市人民医院肿瘤二科病房。经检查,毛先生食管癌术后纵膈淋巴结转移复发压迫气管分叉处,左主支气管几乎完全闭塞,导致严重呼吸困难,丧失活动能力,已经不能卧床,连躺下歇会都成了奢望。
肿瘤二科任立杰主任经过详细研究病情,确定病人是因气管及左右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保守治疗无效,应立即置入气管支架畅通病人呼吸道。任主任立即联系介入治疗室赵鲁豫医生会诊,决定为病人置入Y型气管支架。
为如此严重的病人实施气管支架置入,对麻醉效果、术者的操作、时间要求都很高。一方面,要为病人做口腔和呼吸道麻醉,减轻病人不适感。另一方面,支架置入时,病人会有剧烈的呛咳、憋气等身体保护性反应,手术医师必须非常熟悉人体解剖位置和气管支架的各项功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操作。一旦失误或者时间过长,病人就可能憋死在手术台上。
经过严谨的术前准备,在DSA引导下和助手的配合下,赵鲁豫医生仅用了15分钟,就将Y型支架顺利置入阻塞的气管内,病人的呼吸困难症状立即解除,看到病人终于能够安稳平躺下来顺畅呼吸,家属非常感激。
在DSA引导下置入气管支架在我院尚属首次,在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同时也为今后类似病人的治疗积累了经验。
(信媒体记者 欧阳宇 通讯员 邵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