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迎丰收寻秋味:青岛即墨白庙芋头贵过蛋 有钱却不赚?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皎
“我们的芋头比鸡蛋还贵!”每年秋天,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的芋头产区的种植户们,总是对没听说过白庙芋头大名的外地人这样说,他们的底气就来自于大名鼎鼎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白庙芋头。
每斤10元,价超鸡蛋
白庙芋头的产区鳌山卫街道位于即墨区东部,东临黄海鳌山湾,南与崂山区接壤,水质与崂山水质一脉相承,平缓的山坡上,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十分适合芋头生长。这里的芋头每年都能卖到每斤10元以上,远超鸡蛋单价,这也让芋头成为当地最重要的经济作物。
每年的农历八月初,白庙芋头进入采摘收获的时节,并在中秋节前后达到采摘交易最高峰。今年马家白庙社区的芋头刚刚开始采摘,大部分芋头尚在田里,记者来到这里时,没有看到想象中芋头田一眼望不到边的景象。通过无人机,我们更是发现,这里随着平缓山坡错落起伏的田里,芋头只占到一小部分,分散点缀在玉米、地瓜、花生等经济作物中间,这样的景象让记者一度以为走错了地方,还没有走到白庙芋头的核心产区,直到见到马家白庙村党支部委员、一品田园地瓜芋头专业合作社理事马文涛,和正在收获芋头的合作社社员朱仁波,他们才为我们解了惑。
据马文涛介绍,今年雨水较为均匀,气候条件适合芋头生长,因此今年的白庙芋头普遍大小均匀,体型匀称讨喜,亩产更是达到了4000斤到5000斤。由于种植历史悠久、品质稳定,马家白庙村的芋头远近闻名,深受市场认可,成为了一个响亮的招牌。
“我们的芋头产出来就不愁卖!基本上不出门,在家门口就能销售一空 ”。马文涛这句底气十足的话背后,是一个专业高效的种植合作社。
芋头名响,地瓜也棒
虽然他们合作社大部分芋头还在田里,但这些芋头早已“名芋有主”了。通过合作社,客商们早在几个月前就已主动上门预购,村民门都没出,田里的芋头已经被预定好了远方某个商超摊位的C位。
看到马文涛和正在挖芋头的合作社社员朱仁波高兴的劲,记者更加疑惑了,既然价格高、产量稳、品质优还不愁卖,我们在无人机看到的稀稀疏疏种植的场面解释不通啊。朱仁波告诉我们,今年他们家跟其他村民一样,只有一小部分地种植了芋头,因为芋头对土壤肥力和病菌控制要求较高,为了保证品质,只能采取轮种的方式种植,该地区虽然山坡较为平缓,但连续平整的土地较少,不适合大型农用机械作业,加之土壤水文条件适合同为地下生长的地瓜花生,所以当地村民都养成了轮种地瓜花生等作物的习惯。朱仁波去年种植芋头的地块,今年就种上了地瓜,而且获得了丰收,品种是最近几年非常受欢迎的烟薯,香甜软糯非常适合做成烤地瓜。人参白、烟薯、紫薯、西瓜红……虽然马家白庙村以芋头闻名,但这里出产的地瓜品质也是杠杠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航拍芋头时,看到的多数时候不是主角芋头。
马家白庙村耕地总面积有486亩,但为了保证芋头质量,今年白庙芋头的种植面积仅一百亩出头。马文涛回忆说,历史上即使在村里种植芋头面积最多的年份,芋头也只占了250亩左右的耕地。
不赚快钱,打造品牌
“价格跟往年差不多,大个的能卖到每斤15元”。说到行情,朱仁波非常高兴,一个劲说自己家的芋头很多都有拳头大小,非常好卖。但他们非常清楚,销量和价格不是他们白庙芋头优势,品质才是。趁着市场行情好,一窝蜂铺开种植、集中变现赚快钱不是他们的选择,只有保证白庙芋头质量,才能擦亮白庙芋头品牌,让这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有更大的公信力,源源不断地吸引游客和食客,长长远远地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是村民们内心都有的小九九。
在我们采访结束时,马文涛说他们要开始准备今年的鳌山卫白庙芋头节了。马上要在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举行的白庙芋头节已经到了第四届,对种植白庙芋头的农户和合作社来说,这又是一次提高白庙芋头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好机会,尝到品牌化甜头的他们摩拳擦掌,准备在活动现场用最好的芋头抓住游客的胃。
优越的自然条件、科学的种植管理、成熟的市场化运作,这些都在让整个鳌山卫白庙芋头产区的社区和农户受益,整个产区的发展也被按下了快进键,白庙芋头的香甜一如既往,种植户的好日子也一眼望不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