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岛蓝谷为核心的东部湾城,已聚集起一大批“国字号”科研大项目和国内外知名高校。
9月28日,空中客车直升机(青岛)首架H135直升机正式交付。
图/即墨区委宣传部提供
原标题:即墨撤市设区短短一年,百强区三大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榜单中名列前茅——
在近日发布的《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即墨区位居“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5位、“2018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18位,科技创新百强市辖区中排名全国24位、山东省首位,青岛市唯一。这展示出即墨强劲的科学发展底蕴和实力。
撤市划区短短一年间,从江北第一强市(县)到在百强区三大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榜单中名列前茅,即墨如何能交出如此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强自何来?
即墨的强劲发展势头,在于其对自身科学发展的清晰定位以及与时俱进的改革魄力,在产业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中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从两年前的即墨第十四次党代会开始,即墨前瞻规划,以产业高地建设为支撑,将创新驱动作为首要发展策略,将活力即墨作为第一发展方向,造就了百强区的繁荣盛景。2018年上半年,该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0.9亿元,同比增长8.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2.1亿元,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389亿元,增长11.2%……
“块状经济”撑起发展“骨架”
梳理即墨的经济版图,组团发展,以优势产业为代表的“块状经济”特点明显:东部鳌山湾畔,以蓝色硅谷为核心的海洋科技新城成为区域经济的强力引擎;中部龙泉河周边,千亿级的汽车产业新城正在崛起;南部中心城区,基于传统产业升级而来的市场商贸集群欣欣向荣;西南大道通衢,现代商贸物流区雏形已现;西北大沽河畔,现代农业示范区渐入佳境……基于自身定位和优势产业的几大发展组团,撑起了即墨经济发展的基本“骨架”。
以蓝色硅谷为例。这是青岛市着眼于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在即墨布下的一颗重要发展“棋子”。它的目标是建设“青岛骄傲、中国推崇、世界瞩目”的海洋科技新城。
短短几年,蓝谷发展成绩单令人瞩目——目前,青岛蓝谷已引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蛟龙”号母港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等20余个“国字号”重大科研平台和山东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等20余所全国知名大学建设的校区、研究院或创新园。面向全球汇集了4700余名高层次人才,其中国家级、省级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201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5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海洋经济总产值52亿元、同比增长17.5%,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同比增长11%,三产比重优化为13.9:42.0:44.1。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蓝谷不仅为即墨经济涂上了“蓝色、高端、新兴”的底色,更为未来发展聚集了能量,引领即墨全域蓝色发展。
不止蓝谷,每一个经济板块里,都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汽车产业新城内,聚集了一汽大众、一汽解放等130余个汽车重点项目,涉及总投资500多亿元;省级经济开发区创智新区内,20余项重点公建项目全部竣工,累计引进50余重点大项目,构建起接城区、连蓝谷、融青岛的发展格局;即墨国际商贸城,青岛国际服装产业城、小商品新城、中纺童装城等重点商贸板块加快推进,连续两年举办童装季大型活动;青岛国际陆港,建设了被列为全国42处铁路物流节点之一的济铁综合物流园,跨境电商小镇被列入山东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与青岛港合作建设的“青岛港即墨港区”是即墨首个集货物查验、通关、集散、分拨功能为一体的口岸型内陆港区,园区引进了顺丰等多家大型物流企业……
围绕当前各经济组团,产业发展特色,即墨因势利导,去年出台《关于实施专业招商机制的意见》,确立“专业招商”的新思路,按照“专门、专人、专注、专业”要求,组建起20个专业招商事业部和9个海内外联络处,开展精准定向招商。今年即墨区新签约重点产业项目120个,其中,投资过亿元以上项目71个、占比达59.2%;高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85个、占比达70.8%。
在此基础上,即墨又将今年确定为“项目落实年”,全力抓项目引进落地。据了解,该区今年共确定重点项目177个,其中,青岛市重点项目47个、即墨区重点项目87个、其他亿元以上项目43个,涉及总投资1451.6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在建项目101个,其中空客直升机、一汽解放新能源商用车等15个项目建成投产;北安智能高新装备制造、青岛豪江智能科技等41个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高性能低维碳氮化物、联东U谷科技园区等45个项目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展现了即墨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
面对成绩,即墨并不满足,今年,即墨又确定了海洋、汽车、集成电路、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人工智能、康养旅游等现代新兴产业,全面开展“双招双引”工作,狠抓项目落地,力争在全区持续保持重点项目在建100个、签约100个、在谈储备100个、在谈动态100个的一批接一批、一茬压一茬的格局。
“创新细胞”提升发展“加速度”
放眼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抢占科技创新高地,提升发展加速度,成为各个城市最核心的话题和行动。面对机遇与挑战,即墨总能先行一步。
从去年3月份开始,即墨区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意见》,自去年起,每年设立科技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以上,从科技企业、研发平台、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方面全面提升区域创新力,加快建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现代创新体系。
自意见实施以来,即墨区通过实施科技型小微企业培育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设立自主创新重大专项等方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建设。其中,包括实施“雏鹰计划”,对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通过认定后给予10万元资金扶持;实施“瞪羚计划”,对于成长性好、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的贷款贴息等。
据了解,即墨区充分发挥亿元科技发展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做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高端创新平台、科技金融等八大科技创新重点任务,支撑全区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截至目前,即墨区已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合作基地、创新联盟等平台297家,其中,国家级19家,省部级36家,青岛市级136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7家,科技部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2家,青岛市“千帆计划”入库企业184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0亿元。
同时,围绕企业创新需求,该区在即墨万丽国际广场打造了2000平方米国内一流的科技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实现政策咨询与查询、科技成果展示推介、产学研合作、科技招商、技术交易、项目路演、科技金融等多项功能,引进一批国内顶尖科技综合运营机构管理运营,为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高科技项目引进提供全方位精准服务。
不仅是动能升级,连续落户的高性能低维碳氮化物新材料、智能航运研发基地项目、海洋智能传感器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现已投产或在建,填补了即墨区相关产业空白,为即墨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
以高性能低维碳氮化物新材料为例,该项目主要采用先进工艺方法生产高性能低维碳氮化物新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陶瓷、电子等各行业,技术属于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项目优质,缘于项目背后强大的人才团队。据悉,该项目是由清华大学教授成会明院士、刘光华教授及崔巍博士共同建设,将在即墨区建设4条高标准生产线。
随着去年“1111”人才集聚计划的出台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即墨区对全球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持续增强。该区重点瞄准“两院”院士、中科系、高校系等科研院所和科技转化平台,实施“人才+项目”捆绑式引进模式,支持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带成果、带资金落户即墨创新创业,形成以人才带项目、以项目聚人才的良性循环。
龙泉湖公园,到2020年,城区公园、游园绿化面积将达1146万平方米。
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图为温泉街道西杻村村内一角。
一汽-大众智能化生产车间。
“蓝天白云”夯实发展“底蕴”
对于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即墨人来说,节能减排、环境考评的数据达标是硬杠杠,而看得到碧水蓝天,才是最直观、最真切的感受。据统计,今年以来,即墨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78.5%,同比改善11.1%,改善率排名青岛第一,蓝天白云成“新常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即墨区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一环,铺展于未来的建设蓝图中,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产业、民生协调并进。
为打造水清岸美的市民亲水空间,让河道成为城区流动的风景,从去年开始,即墨区开始实施城区内墨水河和龙泉河改造工程,开展了清淤、截污、桥梁、驳岸、拦蓄水以及道路、景观、亮化、绿化等一系列工程,年底时将全面恢复水清岸绿的自然景观,同时墨水河沿线将打造集市民生活、休闲、健身、亲水于一体的生态长廊。
绿化提升工程是即墨实施绿色发展的一大民生工程。目前,即墨区建设了马山地质公园、环秀湖公园、盟旺山公园、滨海公园等9处大中型休闲公园和枣杭公园等14处街心健身休闲公园。在此基础上,即墨从今年开始规划建设店子山公园、植物园、儿童公园等9处大型公园,对盟旺广场等4处公园和广场进行改造提升,并着手建设和改造14处规模适度、功能适用、景观宜人的街头游园及节点绿地。目前,大型公园方面,汽车城公园二期已完工;环秀湖二期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8%;岘山公园将于11月中旬工程开工建设;公园广场改造提升方面,盟旺广场、环秀广场已完工,信特广场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水上公园改造计划10月底动工。游园绿地方面,已基本完成兴家疃小游园、塔元河小游园、闻馨苑小游园、店子山小游园、泰山一路小游园、供销二小区小游园等11处游园节点建设,墨河西小游园已完成95%。到2020年,城区公园、游园绿化面积将达1146万平方米,实现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瞄准全城铺绿目标,即墨区还为城区四大出入口,及古城片区、顺河片区、商贸片区、汽车城片区等一批具有特色文化的重点区位,量身定制了绿化提升“套餐”,力争到2020年,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保持在8.5平方米以上。
在即墨区,严格控制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两高一资”项目,近年来,即墨区已拒批15个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全区实施清洁生产审核75个、循环经济项目40个,40余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今年即墨区将完成全区4家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17家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确保全区PM2.5年均浓度较2017年下降5%。
新能源的建设步伐也在加快。目前现已建成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82兆瓦;以清洁能源液态天然气为燃料的新型LNG公交车达到450辆;新增清洁能源供热能力260万平方米。积极推广应用农村新能源技术,建设了2处200立方米以上沼气工程,在7个镇建设了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城乡环卫一体化成为全省推广典型。此外,还建设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43个,位列青岛各区市首位。由此,即墨区入围首批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今年开始,即墨区将开展农村清洁能源取暖试点,到2020年底全区有条件的村庄实现冬季清洁取暖。同时即墨还规定,今后开工建设的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以及重点区位的居住项目,必须按照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和施工,新建商务综合体项目必须按照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和施工。
在即墨区,积极打造“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绿了城镇,也美了乡村。即墨区深入开展“城乡同治、全域共美”环境综合整治,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立足地形地貌和生态禀赋,建设有地方特色和优良生态的风情小镇,全区共创建国家级生态镇10个、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镇3个、生态村4个,获得了“省级生态市”荣誉称号。今年开始,即墨将对村庄老旧的管网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并将抓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80%村庄的污水得到有效处置,加快天然气管网向镇村延伸,2018年底实现全区域管道天然气“镇镇通”,到2020年底,管道天然气敷设到80%的农村社区。
成绩属于过去,站在新的起点,即墨区正在全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全力实施谋划“大格局”行动、建设“大平台”行动、产业“大转型”行动、开放“大通道”行动、全域“大统筹”行动、生态“大花园”行动、环境“大优化”行动等“七大行动”,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关新闻
即墨区2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10月29日,在撤市设区正式挂牌一周年之际,即墨区2018年第二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即墨轨道交通产业园项目、青岛(芯园)半导体产业基地项目奠基仪式分别在即墨区蓝村镇和汽车产业新城举行。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山东省、青岛市相关部署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即墨区重点项目引进建设累累硕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据了解,即墨区此次集中开工的25个项目,涉及13处镇街,涵盖轨道交通、集成电路、新材料、医药康养、社会民生等多个行业领域。其中,中航发磁性材料产业园等先进制造业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289亿元;日日顺即墨智能仓储等现代服务业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40亿元;中药制剂制造等医药产业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27.2亿元。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对于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即墨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以来,即墨区抢抓诸多机遇,紧握重点项目建设主线,持续加大项目引进力度,扎实推进项目开工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招商引资方面,即墨区新签约重点产业项目120个。其中,投资过亿元以上项目71个、占比达59.2%;高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85个、占比达70.8%。新材料产业园、菜鸟中国智能骨干网等一批投资大、质量高的项目争相落户,12英寸模拟集成电路、半导体封测等项目填补了即墨微电子产业的空白,修正(青岛)中国海洋科技谷项目可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飞跃式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园项目将全面提升青岛轨道交通整车制造、关键系统、核心零部件等方面的整体实力。
在项目推进方面,今年共确定重点项目177个,其中青岛市重点项目47个、即墨区重点项目87个、其他亿元以上项目43个,涉及总投资1451.6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在建项目101个,其中空客直升机、一汽解放新能源商用车等15个项目建成投产;北安智能高新装备制造、青岛豪江智能科技等41个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高性能低维碳氮化物、联东U谷科技园区等45个项目正在进行基础施工。
半岛记者 李晓哲 通讯员 刘耀泽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