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9日,本应是一个与家人共渡的美好周末,但早晨6点半左右,康洁环卫莱阳分公司柏林庄项目部的工作人员便早早来到了加油站。“每天早晨给车辆加油,检查车况是我们必修的课程。”柏林庄项目部经理李洪章一边认真给加油车辆登记,一边与记者交谈说道。当记者问起为何周末也不休息时,正在等待给车辆加油、一脸阳光气息的项目部经理助理刘钦龙打趣地说道:“已经习惯了,我们休息了,村里的垃圾箱也就‘休息’了,清运不及时,村里的环境卫生就得不到保障,所以我们没有特殊事情,一般都不休息。”
像刘钦龙一样,该项目部的4位司机师傅,都已经自觉地把加班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不但自己能任劳任怨,而且还取得了家人的理解支持。“公司规定每天早晨7点出车,为了不因加油耽误时间,大家早晨6点多就从家里出发了。”据李洪章介绍,到了仲秋、春节等团聚的节日,就是他们最忙碌的时间,平时三四天左右清运一次的垃圾箱,到了这些节日几乎一天就要清运一次。为此,他们晚上经常加班加点运送,去年春节甚至工作到晚上11点。“我们多辛苦一点,村庄的环境卫生就能多洁净一点,大家加加班也都觉得值。”李洪章说道。
据李洪章介绍,柏林庄项目部一共有4台小钩臂车,负责城厢、古柳、柏林庄、谭格庄、河洛共五个镇街194个村庄、482个密闭式垃圾箱的转运工作。平均每天每台车辆需要运送11个左右,往返200多公里,运送垃圾近50吨。为了确保垃圾箱能够及时运送,他每天都要到这五个镇街去巡查,发现有满的垃圾箱,就及时通知司机运送;发现有倒在箱外的垃圾,及时与村里进行沟通清理。“垃圾倒在箱外,既不美观我们也无法运送,希望广大市民朋友能够把垃圾都倒在垃圾箱内,共同维护村庄的环境整洁。”

视村庄如已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加油完成之后,该项目部的运输车陆续奔赴村庄开展工作。记者跟随刘钦龙的车辆,一起来到他今天的第一站柏林庄街道刘家疃村,在村西的一个垃圾箱处,刘钦龙停下车。“这个箱子满了,但是四个箱盖都没有盖上,夏天已经到了,这样一天既造成了空气污染,又影响了我们运送的效率。”刘钦龙一边说,一边不顾手柄上的脏物把箱盖盖上,然后熟练地倒车,钩箱,垃圾箱被稳稳地拉上了车。
在运送垃圾箱前往柏林庄垃圾中转站的路上,记者发现,虽然整天与垃圾箱打交道,但刘钦龙所驾驶的这辆运输车,不论是车身还是车辆内饰都很干净。对此,刘钦龙说道:“车辆收拾干净了,自己看着心情也舒服。”据刘钦龙介绍,自从事这项工作以来,他们团队每一个人都把所负责村庄的垃圾运送当成是自己的村庄来对待,像柏林庄项目部的司机宋吉礼,曾经在装卸队工作,去年听说公司招聘司机,毅然放弃了高收入工作,应聘成为一名司机,在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进入柏林庄垃圾中转站,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干净明亮。“我们的操作间实行的是污水和清水分流,所以在车间内基本闻不到垃圾的异味。”李洪章告诉记者,他们定期对垃圾箱用清水冲洗。“有很多垃圾箱被贴上了野广告,还有很多垃圾箱经常会有不同程度的焚烧垃圾的现象。”据李洪章介绍,仅去年冬天就有200多个垃圾箱被烧坏,他也呼吁市民朋友们能爱护村庄里的垃圾箱,不要乱贴野广告,不要在垃圾箱内焚烧垃圾。

据昌邑环卫莱阳分公司总经理杨子强介绍,目前,该公司按照《城乡环卫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在莱阳环卫处的监督指导下,共设有龙旺庄、柏林庄、团旺和照旺庄四个项目部,配备了19台小钩臂车,8台大钩臂车,2辆吸污车,承担起了莱阳农村2600个垃圾箱的转运,每天运送垃圾达200多吨。公司自入驻莱阳以来,以“昌邑模式、昌邑精神”为引领,积极投入到了莱阳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工作中,实现了垃圾“收集运输全封闭、日产日清不落地”,为所有环卫作业车辆安装GPS定位终端,实现车辆管理监督即时化,确保安全高效运行。
下一步,该公司还计划在部分镇街村庄试点,实行项目托管,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 政府花合理的钱买到优质廉洁服务的模式,逐步推行“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昌邑模式”,走出一条市场化发展的新路子,进一步提升环卫质量,带动该市农村环卫作业标准化、环卫工作管理职能化、环卫事业发展市场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把小环卫做成大事业,为“魅力莱阳”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