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即墨

最美即墨

关闭

关闭

即墨柳腔始于200多年前,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09-28 10:15:40
来源:城市信报-即墨
责任编辑:季沫
手机版



 

在即墨宝龙广场南侧,伴随着“哦嗬唵”的古典唱音,即墨市柳腔剧团又开始了新一天的训练,余音绕梁,响遏行云。近日,记者采访到了柳腔剧团副团长张成林,带领大家揭开即墨市柳腔剧团的神秘面纱。

柳腔起源与演唱形式

即墨柳腔是青岛地区独有的一个比较古老的地方剧种。它始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从山东境内广泛流传的“本肘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源于即墨西部的沽河流域,流传于胶东地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柳腔初期的演唱形式简单,所用的乐器也只有一只手锣,一只手鼓和一支竹板。后来受“四弦小调”的影响,开始采用“四弦胡琴儿”伴奏。初用弦乐时,拉与唱不相协调,艺人们就配合着往上溜,因此,被戏称为“溜腔”,后来艺人们觉得不雅,就借用同音字,定名为“柳腔”。

柳腔剧目内容多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汉族传统民间故事,对白运用即墨方言,曲调有欢调、悲调、垛板、慢板、数板、南锣、娃娃腔等板式。唱腔委婉细腻,曲调朗朗上口,语言通俗易懂却又风趣幽默,表演朴实,有着地方色彩和乡土生活气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表演时配以“四弦胡琴儿”曲调的伴奏下,以及柳腔特有的向上翻高8度或6度的尾音“勾勾腔”。

即墨市柳腔剧团

即墨市在1956年成立了专业的即墨县柳腔剧团,从此,柳腔艺术事业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1992年即墨市柳腔剧团被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天一第一团”称号。即墨市柳腔剧团是该剧种全国唯一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记者专门走访到了即墨市柳腔剧团,在楼下便听到了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柳腔,十分动听。记者采访到了柳腔剧团副团长张成林,他告诉记者,如今剧团里在编的人员有50名,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年纪最大的演员已经有51岁,最小的不过才17岁。他们还有20个由政府出资去烟台学戏的学生。

张成林还说,剧团不仅有专业的演出队伍,还有很多业余的柳腔爱好者,他们组织成了“戏民俱乐部”,每周一都会有各种柳腔戏民活动。不仅有专业的柳腔剧团,还有他们所带领的70多个业余剧团。

剧团唱响社区村庄

当记者向张成林问到剧团的演出活动时,他自豪地告诉记者,剧团组织了“千戏进万家”、“文化进社区”、“广场周周演”等一系列义演,为农村或是社区的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

今年他们计划走遍即墨市1036个村庄,共演出1000多场,再现当年柳腔在即墨农村精神食粮的重要地位。柳腔在旧时被称为“拴老婆橛子戏”,妇女听起来往往是“针尖扎在手指上,饼子贴在锅盖上,枕头当成孩子抱”。民谣说:进了即墨地儿,踩了两脚泥儿,吃着地瓜干儿,听着柳腔戏儿。如今柳腔再进农村,定当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还告诉记者,他们的柳腔剧团不仅要进村庄,还要进企业,为辛勤工作在一线的工人们进行免费的义演活动。

自2012年正月起,全团职工开展了“春节送戏下乡”演出、“青岛市萝卜会、元宵山会”柳腔专场演出、“田横上网节”专场演出、“文化下乡暨慰问驻村工作队”演出、“送戏进万家”演出、各类“人口日”、“非遗日”、“计划生育日”、“关爱残疾人日”等纪念日的宣传演出、外地交流演出、节庆演出等。2012年全年演出216场,2013年全年演出165场(统计截止到当年11月20日),2014年全年演出168场。

剧团重视发展,柳腔后继有人

副团长张成林告诉记者,为保护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墨市柳腔剧团和即墨市实验四小等学校,联合举办“即墨柳腔走进校园活动”,即墨柳腔每周派专人到学校教授柳腔唱腔、身段。

不仅如此,即墨市政府于2010年9月份,从全市中小学招考20名有艺术特长且爱好戏曲的学生,组建了即墨市柳腔学员班,采用定向培养的方式,斥专资到烟台艺校委培。2013年7月,即墨柳腔剧团在烟台艺术学校培养的20名学员正式毕业。7月2日,在烟台市文化中心烟台京剧院剧场内,柳腔班的学员们向领导、老师们汇报了三年来的学习成果。汇报演出内容包括柳腔折子戏《打焦赞》和大戏《寻儿记》,得到了即墨市文广新局领导和剧团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和肯定。

72岁的著名柳腔表演艺术家徐正奎观看了柳腔学员班的汇报展演后,感叹不已,柳腔有了接班人。柳腔学员班成为柳腔的新鲜血液,这批小学员毕业后,将进一步壮大柳腔演员队伍,进一步增强柳腔事业的青春活力,即墨柳腔将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关注城市信报即墨官方微信“大即墨”

获取更多即墨本地新闻(或搜索微信公众号:dajimo)

新闻热线、咨询电话0532-88530085!

 

分享到:

网上读报

监督电话:(0532)80889900-807

监督邮箱:xin@qdxin.cn